培训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子门户 > “国培计划(2023)”—安徽省自主学习模式试点研修(三年期) > 培训动态 > 正文
“国培计划(2023)”-安徽省教师自主学习模式试点研修项目实施方案
安徽省“国培计划”教师自主学习模式试点研修项目
第三年实施方案
自2021年开始在无为市开展为期三年的“国培计划”教师自主学习模式试点研修项目,本年度为该项目实施的第三年,综合考虑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和递进性、无为当地教育实践实际需求以及自身培训能力和资源条件,本年度培训主题为“数字化资源开发与应用能力培养及骨干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提升数字教学资源获取、开发与应用能力,助推课堂教学,这是不断提升参训教师个人教学能力和专业化水平的过程,也是学员工作和学习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培训主题的设定既符合教育规律,也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前沿性和可操作性。本年度继续采用以校为本混合式自主选学研修模式,制定如下研修方案。
一、目标任务
运用平台新开发的“诊断测评+专题与课程结合”的自主选学模式功能,为参训学员赋予能力点标签,并根据每位参训学员的各项能力点标签,为其推荐所选专题覆盖的课程,开展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和校本研修,实现精准培训。本年度围绕“数字化资源开发与应用能力培养”及“骨干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两个方面开展自主选学研修。具体培训目标为:
(一)通过运用“诊断测评+专题与课程结合”的自主选学模式,提升参训教师自我分析、能力诊断、有效选择、自主实践、协同研修的综合能力。通过学习补齐自身专业短板,提升教学创新能力和育人成效。
(二)帮助参训教师了解数字资源的类型和特点,掌握数字资源的获取途径和评价方法,全面提升参训教师数字化资源的开发和应用能力,进一步增强参训教师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网络技术与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持续深入融合。
(二)帮助参训教师总结教学经验、升华教学理论、创新教学方法,在学习借鉴中最终“发展自我、凝练特色、形成风格”。
(三)以工作坊深度研修为主线,综合运用案例式、探究式、情景式、演练式等灵活的学习方式,推进全流程的智能化、数字化,推动形成可复制推广的自主选学有效模式。
二、培训对象
无为市初中、小学学段教师共200人。
三、培训学时
线上30学时,线下30学时,共60学时。
四、培训阶段安排
(一)训前诊断(2023年10月)
(二)网络研修阶段( 2023年10月——2023年12月)
参训教师根据个人需要,自主选学网络课程,在线研修,完成课程学习任务;项目培训专家围绕研修专题设计工作坊研讨活动,参训教师根据选学专题参与讨论,提交研讨材料。网络研修工作坊活动将与校本研修及线下实践内容紧密结合。
(三)校本研修及线下实践阶段(2023年10月—2023年12月)
围绕培训专题,项目骨干培训指导团队组织课堂观摩、评课议课、主题论坛研修、等校本研修和线下实践活动,安徽开放大学选派专家现场指导、点评,强化实践效果。(校本研修方案见附件)
(四)成果上报
本年度项目以成果为导向,扎实落实精准培训和提质增效,通过培训拟生成以下成果。
1.参训学员结业成果
成果名称 | 内容要点 |
范例性课例 | 充分引导学员结合本年度培训主题和教育教学实际,针对数字化资源开发与应用实践中的重点、难点、痛点、堵点问题,生成丰富的探索性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数字化应用范例性课例。 |
专业发展报告 | 培训期间注重阶段性总结,培训结束时形成总结性的教师专业发展报告。 |
研究论文、研究报告、培训案例或教学课例等发表(获奖) | 培训期间,结合教育教学研究实际,撰写高质量研究论文、研究报告并在专业期刊发表,或论文、报告、案例、课例在市级及以上正式评比(比赛)中获奖,其中课例包括优质课课例、观摩课课例、说课课例、教学技能比赛课课例等。 |
2.培训资源建设成果
成果名称 | 内容要点 |
培训课程建设成果 | 聚焦数字化资源开发与应用能力培养及骨干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重点、难点、焦点、热点问题,在培训实践中生成服务教师数字化学习的创新性课程资源,包括理论课程资源、实践课程资源等。 |
培训项目建设成果 | 在需求调研、项目定位、培训主题、培训目标、培训课程、培训方式、成果管理、培训迁移等方面体现系统性、创新性设计和工作逻辑,通过培训实践取得显著成效,并具有持续建设的价值和推广价值。 |
五、培训管理
为了确保本项目的顺利推进,项目采取区域整体推进、学校整科推进与分主题选学相结合的教师自主选学组织管理模式,探索完善教师自主发展机制。
(一)教师教育学院继续做为项目统筹管理与实施部门,全面负责项目设计、实施与总结等工作,主动建立与项目市、县、校的协作机制,全面保障培训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成果。
(二)无为市教师培训主管部门做好项目实施的监督与协助工作,协同安徽开放大学开展训前诊断测评,为学员参训提供便利条件,协助监督学员线上学习进度,协助做好线下实践活动的实施,梳理打磨培训成果,联合安徽开放大学做好项目的总结评估工作。
(三)县区、校骨干培训团队做好校本研修规划,开展校本研修,巩固学习成果,帮助参训教师实现线上线下所学理论和技能的有效内化;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参训教师立足课堂教学和问题解决,以课例研修为主要载体,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在打磨提炼的基础上,生成参训教师个人代表性研修成果。
(四)项目专家团队负责设计线上线下教学实践、活动评比方案,指导活动实施,评估活动开展效果。利用教师工作坊开展在线教研活动,整理线上学习成果;开展在线直播专题讲座和集中答疑活动;根据培训进度布置研修作业、点评优秀作业;指导骨干团队组织开展主题研讨活动,发现、推荐实践活动中的优秀教学典型案例,指导制作培训成果和资源生成,配合项目市、县持续开展的线下送教活动。
六、考核评价
(一)考核评估要求
评价采取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线上培训与线下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突出绩效评价,反映学员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激励和督促参训教师参加教研活动,注重发挥参训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习成果用于教学,做到训教合一。根据培训的不同阶段设计考核内容和指标,考核评价贯穿培训全过程,实现考核评价与培训实施全过程的一体化设计。本项目每年度考核一次,年度考核需满100分方可结业。
评价阶段 | 评价内容 | 评价指标要求 | 备注 |
线上研修 | 学习时长 | 观看视频或文本等课程资源不少于1350分钟,获60分。 | 完成规定学习时长,本部分评为合格,超过规定学时可作为评优评先的依据。 |
线上活动 | 参与以下线上活动,获40分。 活动类型: (1)专题研讨; (2)资源分享。 | 参加线上活动,作为主要参加者、活动组织者可作为评优评先的依据。 | |
线下研修 | 1.范例性课例(必做) 2.专业发展报告(必做) 3.研究论文、研究报告、培训案例或教学课例等发表(获奖)(选做) | 每提交一类材料获得15分,需获得30分。 | 1.参训教师对照评价内容及评价指标,提交材料至研修平台,培训机构对教师提交的材料进行量化赋分。 2. 机构设计评价内容,参训学员所在学校组织实施或者学员根据材料特点自行整理提交,机构进行考核。 |
(二)考核结果应用
参训教师完成规定要求,经考核合格,由安徽开放大学颁发学时证书,择优评选“优秀学员”,将优秀学员优先充实骨干培训指导团队和区域培训专家团队,提供个性化培养方案。遴选优秀生成性资源作为案例教学资源,建设案例资源库,并向省教育厅推荐。
附件:
“国培计划(2023)”-安徽省教师自主学习模式
试点研修项目线下活动方案
由安徽开放大学承担的“国培计划(2023)”-安徽省教师自主学习模式试点研修项目现举行线下研修活动。活动方案如下:
一、课题模拟申报活动
参训教师以20人一小组为单位,以当前学期教育教学内容为主题,从实际需要出发,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结合基础教育热点问题,进行课题模拟申报。申报书由项目专家指导润色,增加论文发表和课题申报成功率。
(二)主题论坛研修活动
活动按照初中组、小学语文组、小学数学组三个组别进行,由参训教师代表进行专题分享,旨在通过“坊内交流、专题研讨、实践反思、专业提升”等措施形成学科引领效应,让参训老师们能够及时梳理、总结学习的收获,同时促进老师之间的分享和交流,有效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为教师搭建学习、交流和提升的平台。活动结束后,每位教师围绕“数字技术赋能教育教学”提交一份范例性课例(教学课件)和专业发展报告。
组别 | 活动时间 | 活动地点 | 主题 | 主讲人 |
初中组 | 2023年10月29日上午8:30-11:30 | 教师进修学校101教室 | 《教师数字素养》解读 | 无为市教师进修学校 范伟业 |
深扎根系 向阳生长—谈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 | 无为三中 周可学 | |||
基于课程改革的信息化教学与数据的精准分析 | 无为市赫店中心学校 许业成 | |||
信息技术2.0下的骨干教师成长 | 无为市教师进修学校 邾赓源 | |||
小学语文组 | 教师进修学校501教室 | 足履实地 “语”众不同 | 泉塘镇中心小学 夏季 | |
如何成长为一名骨干教师 | 开城镇中心小学 童中林 | |||
共酌成长 一路生花——骨干教师成长分享 | 无为市教师进修学校 谢小伟 | |||
小学数学组 | 教师进修学校301教室 | 足履实地 行方致远 | 无城镇官镇小学 喻红云 | |
立德树人 踔力奋发—我的骨干教师成长之路 | 无为市北城小学 王月莲 | |||
勇于作茧自缚 方能破茧成蝶 | 无为市教师进修学校 汪勇欢 |
备注:每位教师的专题讲座不超过40分钟,其余教师的研讨发言不少于50分钟,小学其它学科教师可自由选择参加小学语文或小学数学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