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曾读过“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你是否好奇,那位写下《醉翁亭记》的欧阳修,究竟有着怎样的人格魅力?
这一次,国家开放大学“文游中国”大课堂走进安徽滁州,带你实地探访醉翁亭,走进一代文宗欧阳修的精神世界。

第一站
薛老桥——讓泉边
我们从“讓泉”出发,听老师讲述“讓”字的三种深意:山让水、水让水、人让人。这不仅是一汪清泉,更是中华礼让文化的鲜活载体。欧阳修笔下“泻出于两峰之间者,讓泉也”,原来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千年智慧与中国谦谦君子风范的礼让精神。

第二站
醉翁亭外
你可知醉翁亭之外,还有一座“醒心亭”?欧阳修修建“醒心亭”以明志,外在“醉翁”,内心清醒。原来,“醉”是与民同乐,“醒”是胸怀天下。

第三站
醉翁亭——二贤堂
让我们步入醉翁亭,感受欧阳修“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的境界。在“二贤堂”中,听老师讲述欧阳修与王禹偁两位先贤的治政风范——不以籍贯为限,而以民心为乡。


第四站
意在亭·曲水流觞
让我们我们围坐“曲水流觞”,体验古人以水传杯、即兴赋诗的雅趣。这不仅是文人游戏,更是中华雅文化的生活体现。欧阳修笔下的《渔家傲》端午词,更让我们看见宋代节庆的风俗画卷。

第五站
欧梅·君子之风
让我们凝视那株传为欧阳修手植的“欧梅”。梅,不仅是花,更是君子人格的象征。欧阳修一生如梅,凌寒绽放,风骨凛然。他与范仲淹、苏轼一样,三度被贬,却三次升华,写就“与民同乐”的千古文章。
第六站
同乐园——六一居
欧阳修精神力量源于儒家思想的浸润、父亲的清廉、母亲的坚韧、叔父的指引……从“醉翁”到“六一居士”,他不仅是一位文学家,更是史学家、金石学家,真正的“三不朽”典范。

我们将从“醉翁亭”走到“六一居”,这不仅是走过一段山路,更走过欧阳修从宦海浮沉到精神归隐的一生。他的文章、他的风骨、他的“与民同乐”,至今仍在滁州的山水间回荡。
10月31日9:00 - 10:00,让我们一起走进滁州醉翁亭,走进一代文宗欧阳修,不见不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