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的浏览器不是谷歌浏览器,为了更好的使用体验,请点击下载谷歌浏览器。

登录

跨越千里的教育之约:从“中原沃土”到“烟雨徽州” ——“国培计划(2025)”河南省市级教师培训师专题研修班在歙县举办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资讯 > 工作动态 > 正文




10月23日晚,“国培计划(2025)”河南省市级教师培训师专题研修班在“行知故里”歙县开班。本次培训以“教师培训项目设计与绩效评价能力提升”为主题,来自鹤壁、许昌、漯河、三门峡、济源五地市的100名教育工作者通过“训前任务驱动—专家引领赋能—主题工作坊研磨—成果闭环输出”模式,系统提升培训设计与评价核心能力。歙县教育局副局长潘曙青、教师教育学院负责人等出席开班典礼。


 1.jpg


教师培训工作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重要基石,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作为教师培训师的培训更是锻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核心引擎”,直接决定着教师培训的质量成色与教育改革的落地效能。本次培训,校党委高度重视,要求教师教育学院作为承办单位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推动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深化教师培训改革;以系统化培训赋能培训师成为师德师风的引领者、专业知识的传播者、教研创新的推动者、数字转型的先行者。

本次培训贯穿铸魂、筑基、赋能、评价“四大模块”,搭建培训课程的“榫卯结构”。创新采用“三阶赋能”设计,实现“靶向施训、成果转化”。

师德铸魂:教育专家宋冬生教授指导培训师开展基于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师德培训课程设计;参训学员带着“如何将本土资源转化为培训课程”的问题走进徽州历史博物馆、陶行知故居,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家精神为纲开展沉浸式课程体验与设计。

专业筑基:聚焦“数字素养提升校本方案”,通过案例剖析、分组研讨打磨可落地的“作战图”:

1.训前蓄力:通过前置发布《基于本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主题培训方案研制背景材料》,要求学员结合本地实际提交校本方案初稿,实现“带着问题来、瞄准需求学”。

2.课中研磨:以“双工作坊”为核心,河南省国培计划首席专家王启明教授团队主持的“教师培训项目设计与实践探索主题式工作坊研修”聚焦方案迭代,指导学员优化数字素养提升校本方案框架;祁门胡来宝专家团队带领的“教师培训项目绩效评价指标的制定主题式工作坊研修”则同步研制配套绩效评价办法及指标体系,确保培训效果“可测量、可迁移”;工作坊通过实操性演练,以沉浸式互动与案例研讨为特色,聚焦教师培训中的关键难点与创新实践,有效促进培训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3.训后转化:学员需完成“1份优化方案+1套评价指标”的成果输出,并迁移至学校场景应用,优秀案例将推荐至河南省教育厅。


2222.jpg


技术赋能: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林世员教授聚焦“教师培训监测与未来展望”,构建覆盖需求诊断、过程追踪、成效反馈的全周期监测框架,为培训规划提供数据驱动的趋势预判;河南省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联盟秘书长黄国涛紧密围绕“市县培训者区域引领作用”,提炼“政策解读—资源整合—协同推进”三阶赋能路径,破解区域教师发展不均衡难题;合肥师范学院胡强教授的“AI赋能培训设计”课程,通过智能诊断工具与个性化推荐系统,将“人机协同”理念转化为可落地的教案生成方案;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马敏老师则以AI技术革新评估场景,搭建动态数据看板与预测模型,实现培训成效的多维度画像及改进建议生成,推动“经验式评价”向“可量化、可追溯的精准诊断体系”升级。

评价实效研制“培训绩效评价指标”,确保学习成果“可测量、可迁移、可生长”。

本次我校承办的河南省国培计划7个项目正陆续展开,教师教育学院将从课程体系搭建、专家团队组建到实施流程优化全程精细打磨,确保项目质量与培训实效双提升。(通讯员:梁靖;审核:赵翀;编发:王新蕾)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安徽省政府网安徽省教育厅 国开大学学习网国开大学新闻网国家开放大学门户安徽省师德师风宣传专栏
  • 平台APP

  • i研训

  • i
  • 备案号:皖ICP备05003560号-5
  • 地址:九华山路3号(校本部)
  • 主办单位:安徽省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中心 安徽开放大学
  • 皖合肥桐城南路398号(西校区)桐城南路375号
  • 技术支持:北京网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邮政编码:230022
  • 联系方式:0551-63629109、0551-63659709